首页> 中文期刊> 《兽类学报》 >视觉和嗅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的影响

视觉和嗅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的影响

         

摘要

鼠类具有密度依赖的行为—内分泌反馈调节机制:当其种群密度升高时,会产生社会应激,增加紧张焦虑、攻击等行为,同时其神经内分泌也产生相应变化.然而,密度升高引起的社会应激可能涉及到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等不同感官,而不同感官对社会应激反应产生的独特作用尚不清楚.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可导致雄性布氏田鼠脑部催产素(OT)表达量降低、后加压素(AVP)表达量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升高,并与攻击行为增加一致,但其中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的作用尚不清楚.嗅觉信号通常用于个体领域标记和社会地位识别,而视觉信号常用于应对竞争者或天敌的群体防御,因此,二者的社会应激效应可能不同.本研究利用巢垫和镜子分别模拟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的行为(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三箱社交测试)、体重、器官、血清生理指标、脑部神经递质表达等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密度嗅觉刺激下,布氏田鼠脑部OT表达量减少、AVP表达量增加,与密度拥挤效应的影响相同(除雄性OT增加外),说明高密度嗅觉信号是社会应激产生的主要信号通路.高密度视觉刺激下,雄性脑部OT表达量增加,雌性脑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减少,且雌性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降,焦虑性行为减少,说明高密度视觉信号是减少社会应激反应的主要信号通路.本研究揭示了视觉和嗅觉信号在社会性的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节中发挥相反的调控作用,可能对于维持合适的种群密度或群体大小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兽类学报》 |2021年第4期|416-430|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研究中心 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内分泌系统;
  • 关键词

    密度制约; 社会应激; 拥挤效应; 嗅觉密度信号; 视觉密度信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