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春期健康》 >传统戏曲“非遗”沪剧如何在校园流行

传统戏曲“非遗”沪剧如何在校园流行

         

摘要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2006年,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沪剧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灵活性较强。这些特点使得沪剧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魅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演出市场萎缩,观众减少,缺少符合新时代的传播方式等现实困境。同时,在对上海师范大学1007名在校大学生对沪剧认知情况的调查发现,国家级“非遗”沪剧传播现状堪忧,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不了解沪剧。“年轻人普遍认为戏曲看不懂、样式老、学不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