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航天》 >走出中国航天民用产业发展的桎梏

走出中国航天民用产业发展的桎梏

         

摘要

cqvip:中国航天一贯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航天人奋发图强、勇于攀登,与祖国发展同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无数航天人的壮丽史诗。航天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曾经几时,利用航天科学技术开发的民用产品,在我国凤毛麟角,趋之若鹜,代表航天品质的上海牌电视机、航天牌冰箱、风华冰箱、航天轻型车、万山汽车、航天数控、长峰医疗、鹦鹉牌磁带……都是紧俏商品,供不应求。但是,面对市场经济的洪流,规模化经营的浪潮,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今天,航天品牌不多了,航天品牌产品未能在市场上再领风骚。航天民用产业,尽管有强大的央企背景、高科技的积淀,但是航天民用产业并没有像航天产业本身发展的令国人羡慕,在市场上难领风骚,风光不再。反思激励进步。剖析自我,笔者认为,航天民用产业要发展、能发展,会发展好,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练好内功,强健自身。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航天》 |2018年第12期|58-61|共4页
  • 作者

    符志民;

  •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