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与物种多样性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与物种多样性

         

摘要

cqvip:运用平均值法计算多功能性指数,对阿勒泰禁牧草地、春秋季节放牧草地、弃耕放牧草地、天然放牧草地进行了多功能性评价,并探讨了多功能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运用的方法和目前主流方法评价得出的多功能性指数在样方(R^2=0.950,P禁牧草地(0.222)>弃耕放牧草地(-0.241)>天然放牧草地(-0.406)。植物主要沿水肥梯度分布;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多功能性的影响最大,均为样地尺度(R^2=0.980,P0.05)大于样方尺度(R^2=0.078,P>0.05;R^2=0.116,P>0.05),有尺度依赖性,但均匀度指数表现的并不明显。(4)物种丰富度对多功能性的影响最大(R^2=0.980,P=0.01),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物种均匀度与之呈不显著的单峰曲线关系(P>0.05)。综上,相对于禁牧草地、天然放牧草地和弃耕放牧草地,春秋季节放牧草地更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物种丰富度高且物种均匀度分布适中的生态系统可能有更高的多功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