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剖与临床》 >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自发吸收现象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自发吸收现象的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自发吸收现象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和CNKI数据库,分别以"disc herniation resorption、regression、resolution、disappearance"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自发吸收、消退、溶解、消失"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检索1980年1月—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后髓核自发吸收的文章。对检索到的27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论文26篇纳入分析。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后的前6个月是髓核自发吸收的活跃期。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自发吸收类型。后纵韧带完整与否是决定椎间盘突出能否自然吸收或缩小的关键因素之一。自发吸收现象的发生机制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穿破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接触血运,引起周边毛细血管爬行长入,并作为抗原异物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使髓核自行溶解,即吸收的过程是一个对突出物进行免疫溶解的过程。结论髓核自发吸收与炎症反应、血管及解剖因素密切相关;发病后的前6个月是活跃期,游离型多发;尽管采取保守治疗后可出现髓核自发吸收,但并非必然;神经症状逐渐加重时,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