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药》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脑外伤预后模型中的研究价值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脑外伤预后模型中的研究价值

         

摘要

目的探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纳入脑外伤预后模型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319例神经外科脑外伤病人临床资料,建立预后模型,检测模型性能。结果模型组中,预后良好组共187人,预后不良组共132人。预后良好组年龄(53.18±14.81)岁,预后不良组年龄(59.54±13.69)岁。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0.44±2.43)分,预后不良组GCS评分(5.96±2.78)分。预后良好组瞳孔对光反射双侧阳性83.96%(157/187例),一侧阴性10.70%(20/187例),双侧阴性5.35%(10/187例),预后不良组瞳孔对光反射双侧阳性29.55%(39/132例),一侧阴性17.42%(23/132例),双侧阴性53.03%(70/132例)。预后良好组赫尔辛基CT(HCT)评分(3.17±2.48)分,预后不良组HCT评分(7.08±3.11)分。预后良好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5.88%(11/187例),预后不良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13.64%(14/132例)。预后良好组白细胞(13.58±5.76)×10^(9)/L,预后不良组白细胞(16.92±6.45)×10^(9)/L。预后良好组T3水平(1.20±0.32)mmol/L,预后不良组T3水平(0.91±0.03)mmol/L。逐步回归及多因素分析后,年龄,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双侧阴性,HCT评分,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白细胞计数及T3水平均与预后不良相关。模型A包括年龄,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模型B在模型A的基础上添加HCT评分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模型C在模型B的基础上添加白细胞计数及T3水平。随着纳入因素的增多,模型的性能逐渐增强。模型C是最佳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依然有较强性能。结论T3水平与预后不良成负相关,做为实验室指标与白细胞计数共同纳入脑外伤预后模型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