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考古》 >常见污染气体对丝织品的破坏及保存状况评估研究

常见污染气体对丝织品的破坏及保存状况评估研究

         

摘要

为了研究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乙酸(HAc)、氨气(NH3)等博物馆常见污染气体对丝织品性能、结构的影响和评估出土丝织品文物保存状况,本文利用全自动色差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丝织品模拟样品的颜色、结构、强度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对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唐代早期绢类丝织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微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氮对丝织品颜色的影响和丝纤维微观形貌的破坏最明显,老化仅2小时色差值(ΔE)竟高达19.26,老化30小时后丝纤维产生明显断裂,而其他3种气体对其颜色和微观形貌影响较小;碱性气体对丝蛋白二级结构影响较小,酸性气体对其影响较大;4种气体老化后,丝织品强度损失的老化速率关系是二氧化氮=83倍二氧化硫=141倍乙酸=175倍氨气。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4件唐代早期绢类丝织品中,TAM#2样品保存状况最好,而TAM#3-2样品保存状况最差。该研究为丝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环境污染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保存状况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