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亚非研究》 >《吉檀迦利》的主题立体层次结构和创作方法问题探奥

《吉檀迦利》的主题立体层次结构和创作方法问题探奥

         

摘要

我国学术界通常把泰戈尔创作的主题概括为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这是很不够的。依我看,单就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吉檀迦利》的主题的立体层次结构而言,至少就有"神道主义"、"爱国主义"、"和平主义"、"人道主义"和"博爱主义"(或"人类主义")五个基本层次存在。"神道主义"是《吉檀迦利》表现的核心,是其他四个主题层次结构得以充分实现的基本前提。后面四个主题层次的共同灵魂都可以看作"人道主义"。可以说它们是不同形式、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只有达到"神"的高度,才能充分实现其他几个层次的"人道主义",并最终圆满实现诗人眼中的"天道主义"和"地道主义"。当然"鬼道主义"也是诗人充分实现"神道主义"的重要前提,也不容忽视。因为如果不摆脱肉体凡胎,生死之道,充分超越"人道",走向"不死之死",就无法实现"神我合一"和"梵我一如"、很好地实行"天道"。从这一立体的主题层次结构出发,泰戈尔选择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选择了以现代主义为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适度结合的创作方法。当然,也只有极端主观主义、极端理想主义和极端精神主义的现代主义才能适应其创作的需要。当然这里的现代主义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虚构的极端形态和浪漫主义的极端形态。这使《吉檀迦利》的创作达到了难以超越的世界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