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敌百虫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敌百虫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摘要

为评价水域环境中敌百虫(trichlorfon)污染对两栖类幼体的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28~29期(Gos-ner)蝌蚪分别暴露于10~30 mg· L-1敌百虫5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分别在24、48、72和96 h统计蝌蚪的死亡率,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暴露24、48、72和96 h,敌百虫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4250±3.23、49.19±128、25.68±2.04、1555±1.93 mg·L-1,安全浓度(SC)为156±0.19 mg· L-1.蝌蚪中毒后尾部多呈弯曲状,仰翻,外观浮肿.对死亡蝌蚪的解剖表明,其鳃腔内充水,内鳃萎缩,肝脏、肠管和肾脏呈灰白色.另外,将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2 ~ 2.0 mg·L-1敌百虫4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进行慢性暴露实验,检测蝌蚪暴露28和42 d时的体重和体长以及75%个体变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蝌蚪在低剂量敌百虫水体中持续暴露,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并可导致蝌蚪身体扭曲、尾部强直性弯曲等畸型发生,蝌蚪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作用强度呈现剂量和时间的累积效应.慢性暴露实验证明SC以下的敌百虫水体仍威胁着蝌蚪的生存.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毒理学报》 |2014年第3期|531-537|共7页
  • 作者

    马瑜; 李勃; 张育辉;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710043;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710043;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污染生态学;
  • 关键词

    敌百虫; 中国林蛙蝌蚪; 毒性; 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