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语佛学评论》 >汉传佛教的教育功能刍议:历史背景与现代展望

汉传佛教的教育功能刍议:历史背景与现代展望

         

摘要

作为宗教之一的佛教自然以信仰为核心,然而其同样注重修学与教义传播,至于僧俗之日常行为举止亦皆为律藏琐碎规定之对象。自佛陀驻世以降,佛教师徒以此相授,代代相传,延及于今。其广宣教化、普度众生之力,非仅限于自度,亦且开启芸芸众生之真如自性,使有情蒙获解脱自在。佛陀之身体力行与所遗三藏十二分教,遂为后世教育之典范。古典时期,佛教之教育法即已引人注目,如其广设本生、譬喻、因缘以行法,善巧以度化,多观机施教之法门等,皆有别开生面之处。至于中世以降,禅宗之教育更是观机逗教、触类旁通,使旧有佛教教育又达至一全新阶段。降及近世,西方列强叩关,传统文化面临全新挑战,佛教界也因势利导,在太虚(1890—1947)等带领下,将传统僧院教育制度与干预人世间的积极态度结合起来,完成了佛教教育的现代化成功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