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科技通讯》 >长江中下游杂交籼稻新品种产量构成特征聚类分析

长江中下游杂交籼稻新品种产量构成特征聚类分析

         

摘要

cqvip:为明确不同杂交籼稻的产量构成特征,将长江下游地区近年审定的和进入生产试验的45个杂交籼稻新品种在浙江省嵊州市良种繁育场统一栽培,考察其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并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4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每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结实率。按照水稻库容量和结实率加以聚类分析,将45份水稻品种分为5类,产量为V>III>IV>I>II,库容量较大结实率偏低的IV和V类在产量上较结实率较高库容量偏低的I和II有优势,而间于两者之间的第III类综合表现好,产量高。结合各类水稻特点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结果将有利于加速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也为育种的库源设计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