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形态分析、生物可给性与生态毒理研究

形态分析、生物可给性与生态毒理研究

         

摘要

阐明了分级萃取过程中存在萃取剂的非选择性及痕量金属元素在萃取过程中的再吸附与再分配问题.实验证明了不同土壤类型与不同元素形态决定不同的生物可给性.采用植物根际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作萃取剂,可较好地预测金属形态与生物可给性的关系.基于腐殖酸的结构柔性、多官能团性与聚电解质性,发展了多配位体表面络合模型,并用于研究界面反应.建立了新的青海湖菌Q67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可应用于淡水体系.根据硒在环境(水、土壤、植物、动物)中的不同形态,较好地解释了中国低硒带大骨节病人缺硒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