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发酵科技通讯》 >谷氨酸发酵40周年纪念带动国内氨基酸的开发

谷氨酸发酵40周年纪念带动国内氨基酸的开发

         

摘要

1964年5月轻工部宋尔康工程师为首的鉴定小组对上海天厨味精厂5m3谷氨酸发酵罐过程全面进行跟踪验收。L-谷氨酸发酵在上海从1958年开始,由中科院生化所研究员周光宇,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室陈陶声教授,上海医工研究院童材研究员,先后克服了染菌关(因沿用过去硫酸铵加碳酸钙工艺进行摇瓶试验,大幅度染菌及产酸仅1~2%),并主要根据台湾省苏远志教授发表的尿素流加工艺的采用解决pH控制阀,于1964年由上海轻工所利用吴志超先生(吴蕴初之子)自海外引进的黄色短杆菌617(即1961年7月的生产菌种)完成了摇瓶试验,此后由天厨味精厂自主在5m3发酵罐完成工业化试验,当时产酸在4%以上,转化率39%,并于1965年9月在天厨味精厂50m3发酵罐1次投产成功,产酸4.11%,这主要是得到轻工部(拨款30万元)及上海科委的重视,是厂所院三结合取得的成果,得到科学大会一等奖,完成40周年的纪念。而国产菌种ASl299由北京中科院微生物所陈琦老师于1965年在杭州味精厂开始实现了5m3发酵罐谷氨酸生产,至今也有40周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