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岩溶》 >贵州印江朗溪岩溶槽谷龙洞湾泉流量衰减分析

贵州印江朗溪岩溶槽谷龙洞湾泉流量衰减分析

         

摘要

文章对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隔槽式向斜岩溶槽谷轴面南东侧的龙洞湾岩溶泉流量衰减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在泉口设置复合堰、安放水文气象自动监测仪,获取了该泉降雨量和相对水位的高时间分辨率监测数据,并采用水力学公式计算了泉流量,分析了降雨过后岩溶泉流量的动态特征,再利用分区间指数函数衰减方程确定了该泉所在含水介质的结构特征及亚储水量,结果发现:(1)龙洞湾泉流量峰值滞后时间受降雨过程特征影响较大,当降雨量大或前期有降雨影响时,滞后时间短;当降雨量小或前期无降雨影响时,滞后时间长;(2)强降雨后,龙洞湾泉流量的衰减可分为三个亚动态,且衰减系数的差异较大,第I亚动态和第II亚动态的衰减系数分别是第III亚动态的11倍和3倍,这表明其三重岩溶含水介质的特征明显;(3)龙洞湾泉的含水介质具有不均匀性,以管道流和裂隙流为主,岩溶发育强烈.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岩溶》 |2019年第1期|10-18|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贵州 印江 5552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下水资源管理;
  • 关键词

    隔槽式向斜; 岩溶槽谷; 岩溶泉; 流量衰减; 亚动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