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和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和实施路径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乡村振兴对推动共同富裕、解决我国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二者在目标、使命、原则、路径方面具有一致性,存在着内在机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做大做好共同富裕“蛋糕”提供坚实基础、优美环境、精神支柱、政治保障和根本。在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中,党的领导是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衔接机制的构建是基础,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支撑,破解“卡脖子”难题是前提,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品质是关键。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能够有效推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同富裕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