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乐山市1276例交通伤事故类型及受伤部位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乐山市1276例交通伤事故类型及受伤部位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乐山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交通伤事故类型及受伤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276例交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乐山市交通事故中伤亡人员中男性、青壮年、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及农民职业等构成比最高,事故发生时间主要在9:00~18:00,发生地点多在城区道路和郊区道路.涉及机动车的事故共伤亡786例,治愈262例,残疾450例,死亡74例,涉及机动车的事故的类型不同,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不涉及机动车的事故共伤亡490例,治愈314例,残疾150例,死亡26例,伤亡比例和涉及机动车的事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受伤部位在四肢者构成比最高(27.3%),死亡率最低(1.1%,4/348),残疾率最高(66.7%,232/348);受伤在头面颌部的构成比排第二(19.7%),死亡率最高(14.3%,36/252),治愈率最低(20.6%,52/252);颈背部受伤者治愈率最高(76.8%,106/138),残疾率最低(15.9%,22/138),不同受伤部位的伤员预后差异明显,P<0.001.结论 乐山市交通事故受伤人群的主要特征是男性、青壮年、文化程度较低和农民,事故多发生在白天的城区或郊区道路.大部分事故与机动车相关,涉及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高于不涉及机动车的事故.与行人相关的事故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伤员的预后不良,残疾率较高.受伤部位与预后的关系密切,四肢和头面颌部是容易受伤的部位且致残率都较高,头面颌部损伤致死率最高,颈背部、胸腹盆部以及脊柱损伤预后相对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