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和血清EB抗体与预后的关系

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和血清EB抗体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咽后淋巴结转移鼻咽癌(NPC)患者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DNA和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VEA-IgA)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39例咽后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qRT-PCR法检测血浆EBV-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B病毒VCA-IgA、VEA-IgA水平,根据疗效评价分为缓解组和进展组,比较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水平差异,分析治疗前各指标与临床预后、总生存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不同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的EBV DN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后淋巴结转移NPC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BV DN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4年总生存率为72.7%,T1期、T2期、T3期、T4期的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80.8%、71.4%和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远处转移、是否疾病进展和是否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期和4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H^R=2.162(95%CI:1.130,3.215),P<0.05]、EBV DNA水平[H^R=2.324(95%CI:1.242,5.529),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侧数[H^R=3.012(95%CI:0.653,5.564),P<0.05]是影响NPC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EBV DNA、VCA-IgA及VEA-IgA可为咽后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的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年第14期|52-59|共8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检验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检验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检验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检验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福建 福州 350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子宫肿瘤;
  •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DNA/DNA; 疗效比较研究; 预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