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 >大分割放射治疗不同瘤床补量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研究

大分割放射治疗不同瘤床补量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研究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大分割放射治疗中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两种技术发生急性和(或)晚期乳房相关放射性损伤、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性,以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109例女性患者,根据瘤床补量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行瘤床同步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对照组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以及近期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后109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为≤1级(占91.7%),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主要为≤1级(占86.2%),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2%(95/109)和90.8%(99/109),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无疾病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1/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7,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较好,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技术更能够降低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可优先选择该方式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