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取12只SD大鼠,分离纯化BM-MSCs后,将其分成对照组、β-巯基乙醇组、全反式视黄酸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组,分别诱导7 d,选择诱导分化率最高的细胞用于动物实验.另取9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采用钳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最终每组各20只大鼠.普通细胞组和定向诱导组大鼠在坐骨神经损伤处分别注射BM-MSCs或神经元样定向诱导分化的BM-MSC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四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B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和肌湿重恢复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 β-巯基乙醇用于后续动物实验.模型组术后2、4、8、12周SFI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术后2、4、8、12周SFI高于模型组、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术后2、4、8、12周SFI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术后2、4、8、12周BBB评分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术后8、12周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和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术后8、12周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肌湿重恢复率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诱导组肌湿重恢复率高于普通细胞组及模型组;普通细胞组肌湿重恢复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BDNF、MBP与和GAP-43蛋白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向诱导组BDNF、MBP和GAP-4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和普通细胞组;普通细胞组BDNF、MBP与和GAP-4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β-巯基乙醇可定向诱导BM-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且能够获得稳定的神经元细胞.而且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BM-MSCs对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修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