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矿业》 >黄骅坳陷长芦油田沙三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黄骅坳陷长芦油田沙三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摘要

长芦油田沙三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埋藏深,开发效果差.利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孔渗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沙三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粒间孔隙为主,其次为颗粒内溶孔、颗粒铸模孔;喉道类型以片状喉道为主,微观孔隙结构属低渗细喉型-特低渗细喉微喉型储层,储层物性平均孔隙度17.7%,平均渗透率23.1×10-3μm2,显示为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水道微相砂体物性相对较好,是相对优质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明显,对物性影响最大的是压实作用,其次是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成果对开发中储层改造工艺优选和提高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