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摘要

<正> →山东省国资局经济专家李江宁认为,齐鲁石化大面积腐败,暴露的是“大国企改革滞后综合症”。首先,中石化委托代理链条太长,管理层次太多,使齐鲁石化管理体制呈现自我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是独立性差,齐鲁石化类似于政府的一个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均是上级任命,上面权力过于集中;另一方面,它又天高皇帝远,事实上中石化不可能全部管得过来,管得到位,使齐鲁石化公司及其下面环节管理“失控”。特别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原来的齐鲁石化一分为三后,应当将人财物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明晰分开。其次,企业干部制度一仍其旧。行政化的任命制,使干部与企业利益不直接,造成干部的短期行为,产生有机会就捞一把的心理,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不让干了。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石油石化》 |2004年第9期|12-15|共4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426.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