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软科学》 >论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自由兑换

论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自由兑换

         

摘要

@@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意义rn货币的自由兑换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及国内可兑换性(有时用作经常项目交易自由的同义词).国内可兑换性意味着居民可以在国内自由持有某些用外汇表示的资产,从而可以在国内把本国通货换成外币资产,但不准许对外直接支付,不能在外国持有资产,或不准许居民持有除外币以外的金融资产.这是因为,对内自由兑换是指本国居民或厂商可以在国内自由地获得或持有外币形式的某些资产,如现钞、银行存款等,这是局部的自由兑换概念.如果一国货币不仅能在国内自由地换成外国货币,而且在国外,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能自由地转换其他货币,这就是广义或充分的自由兑换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问题是,国内可以自由持有外汇而不能对外直接支付,从而建立起独立于国际支付之外的对内自由兑换,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上,一旦准许国内居民或厂商无限地购买或持有外币,客观上就难以防止与国际支付有关的货币自由兑换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