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醛固酮水平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诊断的价值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醛固酮水平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诊断的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中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血浆醛固酮水平(PAC)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筛查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其中男性18例(40%),女性27例(60%),平均年龄(50.60±10.33)岁。立位试验醛固酮/肾素值(ARR)≥2.4(ng/dl)/(μIU/ml),需进一步行CCT的患者共45例,根据2 h CCT法将患者分为PA组和非PA组。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 h、1.5 h及2 h抽血化验PAC、直接肾素浓度(DRC)、皮质醇(COR)水平。结果:PA组患者20例,非PA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PAC、ARR变化均在给药后随采血间隔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DRC在给药后随采血间隔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均0.05)。PAC 1 h及PAC 1.5 h截断点均为9.95 ng/dl,灵敏度分别为90%、95%,特异度分别为92%、96%,AUC分别为0.945和0.970,Kappa值分别为0.820和0.910。结论:在进行CCT过程中,给药后1 h或1.5 h测定PAC≥9.95 ng/dl,可作为PAC 2 h的代替指标对PA患者进行确诊,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及区分度,进而简化CCT流程,减少患者抽血次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