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保健》 >血清胆红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血清胆红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Schwertner等[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发现血清胆红素(Bil)浓度与冠心病(CHD)呈负相关,认为血清Bil浓度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124例AMI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红蛋白(Hb)、血清肌红蛋白(Mb)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旨在探讨血清Bil在AMI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程的关系,为临床及时调控体内血清Bil浓度,充分发挥其内源性强抗氧化剂的作用提供准确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保健》 |2008年第16期|508-509|共2页
  • 作者

    李素萍;

  •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肌梗塞;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