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西宁地区不同死因雄性大鼠玻璃体液内镁离子、磷离子、尿素、淀粉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浓度变化与早期死亡时间关系

西宁地区不同死因雄性大鼠玻璃体液内镁离子、磷离子、尿素、淀粉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浓度变化与早期死亡时间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不同死因雄性大鼠玻璃体液(vitreous humor,VH)内镁离子(Mg^(2+))、磷离子(P^(3+))、尿素(Urea)、淀粉酶(AMS)、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浓度变化与早期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将10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个大组(溺死组、勒死组、大失血死亡组),每个大组进一步按照死亡时间(0、3、6、9、12、18、24 h)分为7个小组,每组5只,以每组死后0 h组(死后即刻)作对照组。均置恒温恒湿培养箱(模拟西宁温、湿度:温度为14℃,湿度为55%)。三个死因组于设定的时间点提取玻璃体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Mg^(2+)、P^(3+)、Urea、AMS、α-HBDH浓度。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g^(2+)的浓度随着PMI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勒死组和大失血死亡组P^(3+)浓度随PMI延长呈现升高趋势,溺死组P^(3+)浓度随PMI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Urea的浓度随PMI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AMS的浓度随着PMI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P<0.05);α-HBDH的浓度随着PMI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0.05)。不同死因组同一PMI的Mg^(2+)、P^(3+)、Urea、AMS、α-HBDH浓度各不相同。溺死条件下的Mg^(2+)的三次回归模型的r^(2)最大,回归方程:y=0.089+0.004x-0.001x^(2)+2.936E-005x^(3);勒死条件下的Mg^(2+)的三次回归模型的r^(2)最大,回归方程:y=0.062+0.013x-0.001x^(2)+2.410E-005x^(3);大失血死亡条件下的Urea的三次回归模型的r^(2)最大,回归方程:y=0.730-0.011x-0.002x^(2)+6.613E-005x^(3)。结论1.在西宁地区,不同死因雄性大鼠玻璃体液内Mg^(2+)、P^(3+)、Urea、AMS、α-HBDH的浓度变化与早期PMI相关。2.雄性大鼠Mg^(2+)、Urea的浓度随PMI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α-HBDH浓度随PMI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趋势;溺死条件下的P^(3+)浓度随PMI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溺死和大失血死亡条件下的P^(3+)浓度与PMI呈正相关;AMS浓度随PMI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3.Mg^(2+)、P^(3+)和Urea的三次回归方程更适合于推断溺死条件下的雄性大鼠PMI;AMS的三次回归方程更适合于推断大失血死亡条件下的雄性大鼠PMI;α-HBDH的三次回归方程更适合于推断溺死和勒死条件下的雄性大鼠PMI。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