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开食料中玉米加工方式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代谢组的影响

开食料中玉米加工方式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代谢组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的2种开食料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代谢组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相近的8日龄湖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饲喂含粉碎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的开食料。每组分别在断奶前(21日龄)、后(42日龄)随机选取6只羔羊,采血(每组6个样本)测定血清生化指标,随后屠宰收集瘤胃内容物(断奶前每组5个样本,断奶后每组6个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0、差异倍数(FC)>2或FC<0.5且P<0.05为标准筛选2组羔羊瘤胃内的差异代谢物,用KEGG数据库研究差异代谢物的功能和代谢通路,以P<0.05作为关键代谢通路的判别标准。结果显示:蒸汽压片玉米组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在断奶前、后均显著高于粉碎玉米组(P<0.05)。2组羔羊在断奶前、后共有862个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蒸汽压片玉米组分别有458(高于)和404个(低于)代谢物的相对浓度与粉碎玉米组显著不同(P<0.05);共有12条代谢通路(断奶前:味觉传导,cAMP信号通路,α-亚麻酸代谢途径,氨酰-tRNA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断奶后: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磷酸盐和亚磷酸盐代谢,FcεRI信号通路和萜类化合物主链的生物合成)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与含粉碎玉米的开食料相比,含蒸汽压片玉米的开食料增加了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改变了瘤胃内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及能量等代谢物的相对浓度及其相关代谢通路,这可能是其促进瘤胃发育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