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鸡不同杂交组合遗传多样性研究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鸡不同杂交组合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旨在探讨鸡不同杂交组合线粒体控制区(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特性.选取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及其正、反交F1代、藏鸡以及F2代等6个群体共387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规律和单倍型特性,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聚类,分析其母系起源.结果 显示,6个群体D-loop区全序列大小为1231 bp,共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和1个C碱基缺失,共构成19种单倍型,分为A、B、C和E4个单倍型群,其中,固始鸡和反交F1代主要为A、C单倍型,固始鸡A、C单倍型比例分别为53.42%和46.58%,反交F1代A、C单倍型比例分别为50.75%和49.25%;隐性白羽鸡、正交F1代和F2代优势单倍型均为E单倍型,占比分别为48.89%、48.84%和50.00%.6个鸡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d)在0.496~0.729之间,核苷酸多样度(Pi)在0.00340~0.00541之间,Hd值和Pi值最大的均为正交F1代,其次为隐性白羽鸡和F2代,固始鸡和反交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接近.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群与滇南亚种交叉聚为一枝;E单倍型群与印度亚种交叉聚为一枝;C单倍型群与印度亚种、指名亚种、印尼亚种以及滇南亚种聚为一枝.结果 提示,mtDNA D-loop区遵循严格的母系遗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比例与其母本基本一致;我国家鸡群体具有多个红色原鸡母系起源,且主要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

著录项

  •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2021年第6期|1523-1534|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21009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扬州225125;

    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12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遗传、育种;
  • 关键词

    鸡;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起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