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臂经脉>、<阴阳经脉>、<武威汉代医简>、<仓公诊籍>等为代表的汉前医籍分析'/> 论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述我的寻找'突破口'之路-严健民-中文期刊【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论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述我的寻找'突破口'之路

论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兼述我的寻找'突破口'之路

         

摘要

@@ 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两千余年来,求索、创新之论不绝于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依今本<黄帝内经>为基础,讲继承与发展.近数十年来,每当涉足这个问题的时候,继存重于发展的倾向就抬头了,甚至达到<内经>理论神圣不可动摇的程度.从中医理论演绎的长河验之,"泥古"观念只是某些人的看法.通过对<五十二病方>、<足臂经脉>、<阴阳经脉>、<武威汉代医简>、<仓公诊籍>等为代表的汉前医籍分析,它们都保留了中医学的本来面目.两汉时期的<难经>依<黄帝内经>为据分类解释医理,条理较<内经>更为清晰.一部<伤寒杂病论>,源于对"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继承与发展.<伤寒杂病论>直至<类经>,无不与<黄帝内经>一脉相传,又无不从各自的主题出发阐索原由,补入新知,将中医理论探讨得更为合理.历史上的诸多著述对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较为适当.魏晋时期,虽有玄学对中医理论产生严重干扰,但后世医家对临床经验的总结,新的医理的创立都十分慎重.如吴又可在温疫病因的审视中创"戾气说",认为"戾气"是一种可以致病的"物质",是"邪从口鼻而入",戾气"有天受,有传染",这种病可"延门合户,众人相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