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接受不同血管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接受不同血管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接受不同血管重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IABP治疗AM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照组的治疗采用血管重建(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IABP。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1篇,入选患者2 225例,其中试验组1 102例,对照组1 123例。(2)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 0.65~1.09,P=0.20)。(3)在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25~1.61,P=0.34);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9,95%C,0.68~1.18,P=0.42);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6,95%CI 0.13~1.63,P=0.23)。(4)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使用IABP的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7,95%CI0.22~1.00,P=0.05);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使用IABP的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63~2.79,P=0.45)。结论IABP不降低接受血管重建治疗AMI患者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使用IABP可能会降低AMI患者的住院或30 d病死率,但需要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