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选取38例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最佳的药物治疗。术前7 d采用VVI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十二节段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s)的最大-最小差值(Ts max-min)及标准差(Ts-SD),用以评估患者心脏长轴的失同步性。术后6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收缩末容量较术前减少>15%视为有效。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24例(63.2%)为CRT治疗有效的患者,Ts max-min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07,Ts max-min≥124 ms时,其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7.8%;Ts-S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07,Ts-SD≥40.5时,其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71.2%。CRT有效与无效两组患者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T治疗可改善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Ts-SD对预测CRT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