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影响的实验研究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介入方法制作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并进行自体 MSC 移植。MSC 移植组12头和心肌梗死对照组10头,分别于移植2h 及4周后通过电生理程序刺激,观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发生情况。于建模4周后,通过膜片钳技术研究移植后 MSC 在心肌环境下的离子通道表达和梗死区域心电异质性变化。结果 (1)建模后2h MSC 移植组9头(75%)、对照组9头(90%)诱发出室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5)。术后4周 MSC 移植组3头(25%)、对照组8头(80%)可诱发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P=0.012)。(2)MSC 移植组的心外膜细胞(Epi)、心内膜细胞(Endo)和中层细胞(M)INa峰值电流密度分别为(-12.43±3.04)pA/pF、(-14.04±3.82)pA/pF 和(-29.26±5.70)pA/pF,对照组梗死边缘区的 Epi、Endo 和 M 层 INa峰值电流密度分别为(-8.47±3.34)pA/pF、(-9.71±3.38)pA/pF 和(-18.98±4.05)pA/pF;MSC 移植组在三层心肌的表达具有异质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SC 移植未室速组 MSC 的 Epi、Endo 和M层 INa失活半数电压分别为(-93.1±13.8)mV、(-95.2±15.5)mV 和(-103.4±8.7)mV,MSC移植室速组分别为(-126.2±10.9)mV、(-106.7±11.9)mV 和(-105.4±11.0)mV,心肌梗死室速组分别为(-129.1±10.9)mV、(-112.2±9.9)mV 和(-109.7±9.3)mV,MSC 移植室速组和心肌梗死室速组相比各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 MSC 移植未室速组相比各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 INa失活半数电压(RR=1.449,95% CI1.276~2.079,P=0.029)、INa峰值密度(RR=1.092,95% CI 1.008~1.917,P=0.012)是影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自体 MSC 移植致心律失常可能性较小,且有抑制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自体 MSC 在心肌内可分化成为具有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特性的类心肌细胞,其离子通道分化程度可能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