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巴利昔单抗作为免疫诱导剂预防国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巴利昔单抗作为免疫诱导剂预防国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国人心脏移植用巴利昔单抗作为免疫诱导剂与传统的三联免疫抑制剂合用的耐受性和预防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心脏移植患者47例,男38例,女9例,平均年龄(44.9±13.4)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0例(42.5%),缺血性心肌病12例(25.5%),致右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8例(17.0%),肥厚型心肌病2例(4.2%),心脏肿瘤2例(4.2%),瓣膜性心肌病1例(2.1%),高血压心脏病1例(2.1%),巨细胞性心肌炎1例(2.1%)。术前淋巴细胞群体反应抗体(PRA)>10%者4例,交叉配型均<5%。用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20mg×2次。三联免疫抑制剂用法:术中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2次,术后125mg每8h1次;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强的松1mg.kg-1.d-1,以后每3天减量10mg,至总量10mg/d维持。环孢素A(CsA)于术后血肌酐<150μmol/L开始服用,剂量3~6mg.kg-1.d-1,分2次服用,血药谷值浓度维持在180~300ng/ml。术后3周作1次心内膜活检。霉酚酸酯(MMF)1.0~2.0mg/d,分2次服用。急性排斥反应分级按照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的标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监测用PP65抗原血症试验,EB病毒感染用ELISA方法查抗体。结果47例患者全部存活。急性排斥反应分级结果:0级30(63.8%)人,ⅠA级11(23.4%)人,ⅠB级3(6.3%)人,Ⅱ级3(6.3%)人。MMF平均剂量(1.2±0.3)g/d。CsA于术后平均(3.4±2.1)d开始服用,平均累积剂量(4.1±1.2)mg.kg-1.d-1,平均谷值浓度(237.0±76.2)ng/ml。术后1个月内感染5人,但无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结论国人心脏移植用巴利昔单抗作为免疫诱导剂与传统的三联免疫抑制剂合用的耐受性良好,预防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有效。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1105-1107|共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再生医学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脏;
  •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巴利昔单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