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界嵴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时心房激动的竞争夺获现象

界嵴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时心房激动的竞争夺获现象

摘要

目的阐明右心房内界嵴心动过速(CT-A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并存时心房激动的竞争夺获现象,分析其可能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消融策略.方法 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年龄49~57岁,心动过速病史10~20年.3例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经左股静脉置入9F球囊电极至右心房中部并展开,球囊中心位于希氏束水平.构建右心房构型后,经高位右心房程序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建立心动过速的心内膜等电势图,然后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传导方向,由此确定消融的部位和方法.经导航系统引导消融导管至拟订靶点处,每点予以60 W、60 s、60℃温控消融,直至心动过速不能诱发.结果 3例患者均可诱发出CT-AT和AVNRT.例1 CT-AT和AVNRT同时被诱发,两种心动周期比较接近,分别为283 ms和262 ms;心内膜电生理提示心动过速由CT-AT逐渐移行成AVNRT.例2首先诱发出CT-AT,随之又诱发出AVNRT,且两者并存,两种心动周期基本相同,分别为350 ms和359 ms;心内膜电生理示右心房上部随CT激动,下部及间隔部随AVNRT激动.例3 AVNRT比CT更易诱发,两者不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前者心动过速周期为273 ms,后者为365 ms.3例患者均先行常规方法消融慢径,使AVNRT不再诱发.CT-AT经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后发现,最早激动均位于界嵴上端,以后向下、向间隔弥漫地激动整个心房,呈点状爆发激动模式.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点距窦性激动爆发点分别2.0 cm、1.8 cm和1.7 cm.于最早激动点处行点状消融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分别随访3个月、5个月和6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CT与AVNRT并存时,若频率相似则可互相夺获各自邻近的心房组织,使心内膜电生理同时表现出两者的特征;若两者频率差异大,则两种心动过速不在同一时间段同时出现,频率快者完全夺获心房或容易诱发者首先完全夺获心房.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EnSite3000)可帮助确定界嵴的解剖位置并标测CT-AT的起源和导航消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