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道)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道)

摘要

目的总结11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术前诊断的经验教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1992年2月到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11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年龄1.5~13岁,平均(5.9±4.1)岁.其中I型APSD7例,Ⅱ型4例.合并右室双出口,主动脉瓣下隔膜,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法鲁四联症和主动脉右弓右降,主动脉弓中断和动脉导管未闭各一例.3例入院前曾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有左后外侧开胸史.8例采用补片修补缺损,3例直接缝合.10例经主动脉切口修补,1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结果术后早、晚期死亡各一例,分别为合并法鲁四联症,主动脉弓中断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8例随访1~78个月,平均43.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是一种易被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少见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合并有复杂心脏畸形和重度肺动脉高压时手术风险增大.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8期|486-488|共3页
  • 作者单位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

    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
  • 关键词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先天性; 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