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基底膜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基底膜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相关基因能否作为肝细胞性肝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mRNA表达谱和相应的临床数据,从中筛选出109个与BM相关的且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有异常表达的基因,筛选并分析其中可作为肝细胞性肝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结果109个差异基因经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后,最终筛选出3个有意义的模型基因:CTSA、LAMB1和MEP1A。基于模型基因的风险评分可将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分成高、低风险组,且高风险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01);风险评分在1年、2年和3年的生存评价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分别为0.730、0.646和0.622。外部数据库验证结果与TCGA数据库结论相一致。将风险评分与临床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风险评分可作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2.063,P=0.004)。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分级、肿瘤分期、T分期、M分期、N分期和风险评分,对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Nomogram)的构建,可达到预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的目的,校准曲线拟合线与参考线重合率极高,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信。结论BM相关基因可作为肝细胞性肝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CTSA、LAMB1和MEP1A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对肝细胞性肝癌具有重要的预后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