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国内成人副肾动脉的解剖学特征

国内成人副肾动脉的解剖学特征

         

摘要

目的:探讨国内成人的副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经甲醛溶液处理的成人尸体105具,其中男性75具,女性30具.观察每具尸体有无副肾动脉.对存在副肾动脉的尸体,观察、测量、记录副肾动脉的肾别、数目、起点、长度、发出时的外径、入肾位置,以及同侧肾动脉的长度、发出时的外径,副肾动脉与同侧肾动脉的位置关系、中点间距及两者间的夹角等.结果:左侧副肾动脉的出现率为29.5 %(31/105),右侧副肾动脉的出现率为39.0%(41/105).左侧副肾动脉的数目平均为(1.16±0.37)支,除1支左侧副肾动脉发自肾上腺下动脉外,其余左侧肾动脉及副肾动脉均发自腹主动脉.左侧副肾动脉及肾动脉的长度分别为(43.28±14.40)mm和(43.59±8.89)mm,发出时的外径分别为(4.04±1.77)mm和(7.48±1.92)mm,左侧副肾动脉与肾动脉的中点间距为(23.08±24.25)mm,两者间的夹角为(15.75±25.77)°;右侧副肾动脉数目平均为(1.29±0.60)支,除1支右侧副肾动脉发自腹腔干外,其余右侧肾动脉及副肾动脉均发自腹主动脉.右侧副肾动脉及肾动脉的长度分别为(54.74±16.87)mm和(56.66±13.70)mm,发出时的外径分别为(3.99±1.65) mm和(7.30±2.15)mm,右侧副肾动脉与肾动脉的中点间距为(27.11±28.29)mm,两者间的夹角为(20.02±22.95)°.两侧副肾动脉及肾动脉的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侧副肾动脉入肾位置及两侧副肾动脉与肾动脉位置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国内成人副肾动脉详尽、准确的应用解剖学数据,对于临床泌尿外科手术及内科相关疾病诊治等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512-514|共3页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泌尿生殖系;
  • 关键词

    副肾动脉; 肾动脉; 解剖; 成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