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脊髓空洞症大鼠模型长期稳定性评价

脊髓空洞症大鼠模型长期稳定性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脊膜外压迫法构建脊髓空洞症大鼠模型的长期稳定性。方法 共35只Sprague-D an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短期实验组(6只)和长期实验组(20只),硬脊膜外压迫法阻塞脊髓中央管以诱导脊髓空洞形成,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9和12个月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BBB)评估后肢运动功能;术后2和12个月行MRI检查和HE染色评估脊髓空洞形态学改变。结果术后2和12个月时,MRI检查显示长期实验组分别有80%(16/20)和85%(17/20)大鼠出现脊髓空洞;与术后2个月相比,长期实验组大鼠术后12个月时最大空洞前后径与其所在脊髓平面前后径比值(Z=-3.518,P=0.000)和最大空洞面积与其所在脊髓平面面积比值(Z=-3.464,P=0.001)均增加;假手术组大鼠术后2和12个月时脊髓形态正常、无空洞形成,术后2个月时短期实验组可见脊髓空洞形成,术后12个月时长期实验组空洞面积不仅大于短期实验组且累及更多椎体节段;假手术组和长期实验组大鼠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硬脊膜外压迫法构建脊髓空洞症大鼠模型阳性率高,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且不影响运动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