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疑难病杂志》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炎性指标及病情转归的相关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炎性指标及病情转归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及病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及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CYP2C19基因?2和?3等位基因缺失并进行分组,CYP2C19?1/?1为野生型(93例),CYP2C19?1/?2和CYP2C19?1/?3为杂合突变型(57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纯合突变型(54例).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负荷24 h后,评价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抵抗率;治疗30 d后,测定血小板功能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治疗后1年内,随访严重心脏事件.结果 治疗30 d后,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患者CD62P、CD63、PAC-1、C反应蛋白(CRP)、CD40配体(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形成速度(A)、最大振幅(MA)水平均高于野生型患者(F/P=78.971/0.000、70.594/0.000、50.581/0.000、22.413/0.000、46.681/0.000、37.623/0.000、13.007/0.000、3.557/0.000、21.394/0.000),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短于野生型患者(F/P=13.428/0.000、9.669/0.000),且纯合突变型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较杂合突变型更为显著.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野生型患者(F/P=4.742/0.000),氯吡格雷抵抗率、治疗1年内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χ2=10.901、6.700,P<0.05).结论 CYP2C19基因?2和?3等位基因突变能够加重血小板抵抗、促进血小板聚集、激活炎性反应.

著录项

  • 来源
    《疑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770-774|共5页
  • 作者单位

    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28病房;

    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28病房;

    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28病房;

    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28病房;

    100029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28病房;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 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