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健康教练干预对社区脑卒中高危者危险因素改善的效果

健康教练干预对社区脑卒中高危者危险因素改善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练干预对脑卒中高危者危险因素、自我效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6年1—7月,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石家庄市振三街社区&40岁的常住居民897人进行基线调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脑卒中高危者1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89例,于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以健康讲座形式对两组进行健康宣教,每月1次、共12次;同时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练干预:第1个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第2~13个月每月1次行动指导与家庭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危险因素管理效果及自我效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高血压(72与74例)、高血糖(44与48例)、血脂异常(62与60例)、吸烟(35与32例)、肥胖(50与52例)、缺乏运动(72与70例)、心房颤动(14与16例)危险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70,χ2=0.360,P=0.55;χ2=0.104,P=0.75;χ2=0.215,P=0.64;χ2=0.092,P=0.76;χ2=0.139,P=0.71;χ2=0.160,P=0.19);两组在自我效能的得分[(5.3±1.2)和(5.6±2.0)]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2)。干预后,观察组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心房颤动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5与34例,16与32例,30与48例,20与28例,18与38例,28与46例,5与1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84、8.448、13.216、7.583、14.158、10.235、6.451,均P&0.01);观察组自我效能得分(8.4±2.1)分,高于对照组的(6.8±2.2)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2,P&0.01)。结论 健康教练干预有利于改善社区脑卒中高危者的危险因素管理效果、提高自我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