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高放射性异常层测井响应特征及成因初探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高放射性异常层测井响应特征及成因初探

         

摘要

松科2井东孔是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按照计划在全井段进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集,为深部资源勘探及白垩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准确和全面的地球物理信息.在诸多测井方法中,自然伽马测井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够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强度和铀、钍、钾元素含量等参数,被有效地应用于放射性矿床勘查,尤其是铀资源的勘查与研究;电阻率、声波、密度和中子测井等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成像、电阻率成像、元素俘获谱测井等特殊测井能够获取地层岩性和物性参数等信息,为铀矿勘查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利用松科2井东孔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来识别高放射性异常层;基于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分析放射性异常层的特征和成因.核测井曲线指示营城组存在两段高放射性异常层,深度分别为3096.8~3102.8 m(I号层)、3168.3~3170.9 m(II号层).I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360 API,铀含量范围20.5~29.3 ppm,综合测井和岩心资料判断该层为砾岩,具有铀成矿潜力;分析表明,构造条件和后生改造作用是影响I号层铀富集的关键因素,推测断裂-火山活动和盆地抬升剥蚀为含铀地下水及油气运移至I号层提供了通道,油气的后生还原作用最终导致了I号异常层的铀富集.II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250API,钍含量22.4~37.3 ppm,铀含量5.9~11.0 ppm,为集块熔岩及凝灰岩,高放射性异常可能是高钍含量的流纹质成分和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导致的.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高放射性异常层具有埋藏深度深、铀含量高等特点,表明松辽盆地深部具有找铀矿前景.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11期|4712-4728|共1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北京 43007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
  •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2井东孔; 高放射性异常层; 测井响应; 成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