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碳酸盐岩跨频段岩石物理测量与理论建模——不同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频散与衰减的影响研究

碳酸盐岩跨频段岩石物理测量与理论建模——不同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频散与衰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碳酸盐岩孔隙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当地震波经过含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流体饱和岩石后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波频散和衰减特征,这使得根据波的不同响应特征来推断碳酸盐岩的孔隙结构类型,甚至孔隙流体性质信息成为可能.本文针对白云岩、灰岩以及人工碳酸盐岩样品开展了跨频段(超声+低频)实验测量和理论建模,探索碳酸盐岩的孔隙结构类型和孔隙流体对模量频散和衰减的影响机制.首先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的图像对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孔隙结构类型分析,并将样品主要分为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洞型三类,然后测量了相应样品完全饱和流体后在不同围压下的模量频散与衰减.在完全饱和甘油并处于低围压时,裂缝型与孔洞型样品均出现一个衰减峰,分别位于1 Hz与100 Hz附近,而裂缝-孔隙型样品则具有两个衰减峰,一个在1 Hz附近,另一个在100 Hz附近.裂缝型样品(裂缝主导)的衰减峰相比孔洞型样品(中等刚度孔隙主导)对应的衰减峰在低围压下幅度更大,且对围压变化更敏感.在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纵横比分布的软孔隙和中等刚度孔隙的喷射流模型,认为该模型能一定程度上解释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洞型三种类型碳酸盐岩在测量频带的频散.以上研究加深了对不同孔隙类型主导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认识,对储层预测工作的进一步精细化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12期|4502-4516|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青岛 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
  •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跨频段岩石物理; 频散; 衰减; 喷射流; 孔隙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