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老年人合理用药(二)

老年人合理用药(二)

         

摘要

3.4个体化给药原则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千差万别,因此,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西医传统的给药方法是“千人一药,人人一量”,缺乏中医辩证施治的科学用药方式.用药后的反应不仅世界各种族之间有差异,中国各民族之间也有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因基因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用药必须强调个体化.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过敏史、药物反应史,根据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脏情况、胃耐受能力等等,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服用方法和药物配伍.如有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牙龈增生;有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后会出现头痛;有的患者胃肠道对药物特别敏感,耐受性很差;有的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出现皮肤瘀斑;有的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后出现干咳;抑郁症患者不宜选用利血平;心脏传导阻滞患者慎用或禁用β受体阻滞剂;肝硬化患者尽量不选用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药.更要特别重视药物过敏史,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期应用多种药物,差不多自己都知道对哪种药过敏.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少患者将药物过敏与药物不适应混为一谈,药物过敏是指应用某种药物后在体内出现抗原抗体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水肿,甚至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而对某种药物不适应表现为头痛、咳嗽、胃痛或不适等,实际上是一种不耐受表现,而非药物过敏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