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血液学杂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Ph-细胞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Ph-细胞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Ph-细胞间期出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CCA/Ph-)的特征以及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7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受TKI治疗并出现CCA/Ph-的3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CML患者,男性19例(63.3%)。首次出现CCA/Ph-时患者中位年龄44(14~68)岁,TKI中位治疗13(2~94)个月。TKI治疗3个月BCR-ABLIS≤10%者占46.7%(14/30)。60.0%(18/30)的患者首次出现CCA/Ph-的克隆比例≥50%。63.3%(19/30)的患者CCA/Ph-呈一过性出现(仅出现1次),36.7%(11/30)呈反复出现(出现次数≥2)。CCA/Ph-类型:+8为主异常占60.0%,-7/7q-为主异常占13.3%,-Y异常占6.7%。中位随访50个月,76.7%(23/30)的患者维持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63.3%(19/30)获主要分子学反应,其中43.3%(13/30)达分子学无法检测(UMRD)。30例患者中位无事件生存(EFS)时间为44个月,2年和5年EFS率分别为(82.1±7.3)%和(52.4±12.8)%,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50个月,2年和5年OS率分别为(92.6±5.0)%和(77.2±14.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CCA/Ph-出现≥2次、3个月BCR-ABLIS&10%的CML患者2年EFS率分别较女性、CCA/Ph-一过性出现、3个月BCR-ABLIS≤10%者显著降低(P值均&0.05);CCA/Ph-出现≥2次者2年OS率较CCA/Ph-一过性出现者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CA/Ph-出现频率是影响CML患者E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4.741,95%CI 1.21~18.571,P=0.018)。结论 TKI治疗期间出现CCA/Ph-以+8最常见,其次为-7/7q-和-Y;CCA/Ph-克隆比例多≥50%;可呈反复出现或一过性出现,以一过性出现更常见。CCA/Ph-反复出现(≥2次)是影响CML患者E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