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基于决策树及贝叶斯网络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诊断模型研究

基于决策树及贝叶斯网络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诊断模型研究

         

摘要

目的 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诊断模型,形成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判别模式,挖掘其核心诊断属性,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肝癌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14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的病症信息,进行规范,经2名主任医师进行二次辨证,建立原发性肝癌中医病症-证候数据库,运用CHAID(卡方自动交互检测)、QUEST(快速、无偏、高效统计树)、CART(分类回归树)、C5.0决策树算法及贝叶斯网络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共纳入患者741例,包括肝郁脾虚、肝胆湿热、脾虚湿困、肝肾阴虚、肝热血瘀5个证型.测试样本验证结果显示,CHAID、QUEST、CART、C5.0决策树算法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1.26%、90.86%、91.47%、92.67%,C5.0正确率略高于其他3种;贝叶斯网络分析显示,各病症存在一定关联,如肝区疼痛-脘腹胀满,脘腹胀满-纳呆厌食,倦怠乏力-纳呆厌食,肝区疼痛-纳呆厌食,脉细-脉弦细,脉弦-脉弦细,夜寐欠安-苔少,舌淡-舌胖,苔白-苔少,口干-口苦,双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脘腹胀满;在贡献度方面,排名前8位病症分别为脉弦细、纳呆厌食、口干、舌淡、倦怠乏力、肝区疼痛、口苦、脘腹胀满,与决策树算法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决策树及贝叶斯网络均可从繁杂、无序的数据库中挖掘出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核心诊断属性;脉弦细在肝郁脾虚证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肝区疼痛、舌淡、倦怠乏力、口干、口苦、纳呆厌食等病症信息,可形成比较符合肝郁脾虚证的判别模式,为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证提供较客观的诊断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第9期|115-120|共6页
  •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诊疗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8;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诊疗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8;

    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273.57;R2-05;
  •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郁脾虚证; 决策树; 贝叶斯网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