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征及分子流行研究

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征及分子流行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特征与分子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第1次送检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2412株,采用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及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相关配套试剂对病原菌分别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41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分离出CRE 63株,占2.6%,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kpn,25株)、大肠埃希菌(eco,20株)、阴沟肠杆菌(ecl,9株)等为主,主要分布在老年医学科(32例)、重症监护室(12例)、泌尿外科(8例)等科室.分析kpn与eco的药敏情况,两者对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且kpn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要分别高于eco(P0.05).对比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CRE与非CR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两者除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P>0.05)外,CRE对其余所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显著高于非CRE(P<0.05).分析CRE中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主,大肠埃希菌主要以产NDM-5、NDM-1型碳青霉烯酶为主.结论 老年患者尿路CRE感染发生率高且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亦维持较高水平,在治疗中应遵循规则选用药物,对CRE做到预防为主,对分离到CRE的患者要及时隔离,做好院感相关监测及防护工作,建立起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应用频次与强度的监管制度,减少由于防控不当、抗菌药物的滥用所致的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播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