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子宫结合带超微结构及间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关系

子宫结合带超微结构及间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结合带的超微结构特点及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子宫结合带中的表达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或次全切除术者30例为观察组(其中子宫内膜为增生期14例,分泌期16例),选择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等行子宫全切除术者30例为对照组(子宫内膜为增生期、分泌期各15例)。采用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x43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结合带中的表达水平,以吸光度(A)值表示;透视电镜观察两组中无诊断性刮宫(诊刮)史、剖宫产史、子宫手术史者(各4例)的子宫在位内膜、子宫结合带以及子宫肌层外1/3的超微结构特点。结果 (1)Cx43蛋白的表达:观察组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结合带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33±0.018、0.137±0.021,对照组分别为0.154±0.016、0.141±0.018,两组同一期别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内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结合带中Cx4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在位内膜中增生期及分泌期Cx43蛋白表达水平(0.067±0.017,0.062±0142)低于对照组(0.094±0.005,0.080±0.005),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内增生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增生期外肌层Cx43蛋白表达分别为0.184±0.022、0.188±0.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外肌层Cx43蛋白表达分别为0.178±0.022、0.191±0.02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形态学变化:观察组子宫结合带平滑肌细胞核面积[(24.3±1.6)μm~2]比对照组[(21.8±2.0)μm~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膜致密斑明显增长[(1.07±0.17)、(0.71±0.07)μ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宫结合带肌细胞小凹结构减少,细胞增生肥大,排列紊乱,核表面呈圆齿状不规则外形,核染色质边集,异染色质多,细肌丝较少而中间丝较多,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空泡化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体增加,肥大细胞与肌细胞紧密相邻;在位内膜的腺上皮细胞间呈桥粒连接,且表面绒毛增粗、致密。以上特点在观察组的外肌层也可见,但没有子宫结合带显著。结论子宫结合带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和Cx43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