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两种基于MRI测量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截面积方法的可重复性比较

两种基于MRI测量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截面积方法的可重复性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一种优化的基于MRI测量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截面积的方法(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可重复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针对目前利用MRI检测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 2016年3月至10月招募健康志愿者10名(20只眼), 对眼球后3、9、15 mm的垂直视神经截面进行两次MRI扫描, 间隔时间1周, 每次扫描分别用新方法和已报道方法获得图像, 所得图像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进行后处理。优质图像获取率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 球后不同位置的组间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分别计算两种方法两测量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操作者间的重复性, 计算测量者A两方法前后两次扫描所得结果的ICC比较时间重复性。结果纳入的10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3.8±13.1)岁, 男女比1∶1, 新方法在球后3、9、15 mm的优质图像的获取率(100%, 83%, 78%)明显高于传统方法(80%, 78%, 70%), 在球后3 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将10名(20只眼)新方法和传统方法所得的不同位置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截面积进行比较, 发现新方法所得结果[(7.2±1.8)、(6.1±1.8)、(5.9±1.4)mm2]比传统方法所得结果[(9.0±2.9)、(7.6± 2.4)、(7.1±1.6)mm2]小, 在球后9 mm(F=4.30, P=0.048)和15 mm(F=5.67, P=0.026)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方法3个位置两次扫描间的ICC (0.879 , 0.857 , 0.857)高于传统方法(0.741 , 0.762 , 0.639 );新方法两测量者间的ICC (0.864 , 0.890 , 0.894)高于传统方法(0.785 , 0.609 , 0.753)。结论优化的基于MRI测量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截面积的方法可以获得视神经的垂直截面, 优质图像获取率高, 测量视神经垂直截面的可重复性优于传统方法。(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440-44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