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上颌翼板区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

上颌翼板区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

         

摘要

翼板区种植技术是将种植体由牙槽嵴植入位点靠近上颌窦后壁经过上颌结节、腭骨锥突,最终植入蝶骨翼突区的倾斜种植体应用技术。翼板区种植体植入角度为30~50度的倾斜植入式,位于上颌种植修复的最远端,消除了种植修复体远中悬臂,且腭骨锥突及蝶骨翼突联合区以45度倾斜植入,平均可获得8~9 mm的硬质骨支持,初始稳定性良好,为即刻负荷提供了有利条件,临床上常和上颌前牙区及双尖牙区口腔种植体联合应用,即可完成牙槽骨萎缩条件下上颌全牙弓或单侧多颗后牙缺失的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在上颌后牙区获得较高的种植体留存率(>90%),同时可避免上颌窦区域的骨增量手术,简化了口腔种植治疗程序,减小了患者创伤,减轻了术后反应和患者疼痛,缩短了疗程,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不能耐受植骨或骨移植失败患者行即刻负荷提供了新的临床解决方案。但目前广大临床医师对翼板区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存在诸多困惑,如种植位点选择,术前评估及种植体长度与角度设计,安全的备洞方式与流程,植入方向控制及风险规避等。鉴于此,作者基于翼板区种植的临床手术流程,撰写了翼板区种植在上颌后牙区骨量及骨质严重不足条件下即刻种植即刻负荷的临床应用操作规范,旨在提供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提升及牙槽骨增高等骨增量之外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骨增量相关复杂手术及其并发症,实现即刻负荷,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并为广大口腔医师提供参考和依据,对临床推广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1年第3期|P.143-151|共9页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再生医学创新单元 200001;

    鼎植医疗集团 上海200120;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合肥23003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再生医学创新单元 2000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再生医学创新单元 2000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再生医学创新单元 20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口腔科学;
  • 关键词

    翼板区种植; 翼板区解剖; 挤压备洞; 即刻负荷; 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