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随访研究

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随访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2年9月至2002年10月接受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8例81髋,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的45例52髋纳入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6例;手术时年龄1.4~5.3岁,平均2.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34例38髋术前行骨牵引。评价末次随访时改良Severin影像学及McKay临床功能情况。分析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析改良Sev erin影像学分类结果不良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性,及Ⅱ型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包容情况。结果随访9.7~19.2年,平均13.5年。随访时年龄12.3~22.3岁,平均15.6岁。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84.6%(44/52)。Severin影像学标准优良率69.2%(36/52),未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优良率为82.8%(24/29)。23髋(44.2%,23/52)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Ⅱ型16髋。年龄、性别、脱位程度、单双侧及有无过度下压均与Severin结果不良及股骨头坏死无关。股骨头坏死是Severin结果为中或差的危险因素(P=0.0327)。而骨盆截骨术股骨头过度下压与严重型股骨头坏死可能有关(P=0.037)。发生Ⅱ型股骨头坏死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病例外侧CE角、Reimers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7与0.308)。结论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其中以Ⅱ型最为常见,但多数不会引起进行性股骨头包容不良。骨盆截骨术中股骨头过度下压可能与严重型股骨头坏死有关。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影像学与功能结果比较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