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芪珀生脉颗粒治疗房颤的应用研究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芪珀生脉颗粒治疗房颤的应用研究

         

摘要

"治未病"思想最早记载于《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的研究,其中研究显示芪珀生脉颗粒以益气养阴、祛风安神为治法,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控制房颤发展,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作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治未病"理念形成有深远影响,"治未病"肇始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后世医家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为核心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体现中医治病"防重于治",强调人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还应遵循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整体观.中药芪珀生脉颗粒治疗房颤的核心在于中医"治未病"理念,重点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环节.房颤的病机实质为本虚标实,尤以本虚为关键.其中气阴两虚证是阵发性房颤的主要证型之一,芪珀生脉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房颤疗效显著.①未病先防:在房颤未发生前,机体往往产生相关的病理改变,如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左房结构改变等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较高,中医药及早适时干预,是预防房颤发病的重要措施.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提出"上游治疗"的新理念,目的是在房颤发生前从致病因素层面防止疾病发生及进展.研究显示,芪珀生脉颗粒可以通过减轻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等机制改善心房基质重构,改善房颤发生的"上游机制".②既病防变:对已经发生房颤的病人,强调重在减少或终止房颤发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研究提示芪珀生脉颗粒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降低血栓风险,同时可有效缩短房颤的持续时间,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防止向持续性房颤发展.③瘥后防复:对于房颤患者,延长窦性心律的时间是防止房颤复发的关键因素.房颤发生的直接因素是电传导的异常,而结构基础是心房结构的异常.芪珀生脉颗粒可以改善房颤患者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还可以通过优化心房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拮抗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房颤.中医"治未病"可谓是中医的预防医学,芪珀生脉颗粒即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在"治未病"理念的生动体现,"治未病"观在现代医学的防治过程中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